广州环保产业网

坚持环境优化发展,珠三角加快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

不久前省环保厅公布的2017年全省空气质量状况显示,全省空气质量连续三年实现6项污染物指标全面达标,而珠三角则在全国三大城市群中率先实现PM2.5连续三年达标。在去年9月环保部召开的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现场推进会上,广东河源东源县入选全国首批13个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实践创新基地,广东省珠海市、惠州市、深圳市盐田区入选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。

这背后得益于广东近年来坚持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,实行差别化的发展政策和各有侧重的绩效考核。目前,珠三角坚持环境优化发展,加快建设珠三角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;粤东西两翼坚持发展中保护,粤北生态区坚持保护中发展,以此促进粤东西北地区实现绿色崛起。

发展坚持生态优先与城乡并重

花花绿绿的电镀重金属废水从企业车间分开6条管道输出,汇集到一楼的储存罐内暂存后,统一输送到园区中心的污水处理厂。污水处理厂大大小小的处理池将不同工艺的处理阶段分开,最终处理后的外排水已呈清澈状。这是记者近日在惠州市博罗县龙溪电镀基地污水处理厂看到的情景。

“按照这一套处理流程,废水处理后60%以上可回收至电镀车间循环使用。”该电镀基地负责人介绍。电镀是传统的重污染行业,通过推动当地电镀企业集体入园,统一实施污水处理,既消除了污染隐患,又减少了企业治污成本,使地方经济与行业走上了绿色发展的正轨。

作为第一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之一,惠州坚持城乡并重,在大力加强城镇环保监管整治的同时,推进生态示范创建,省级生态镇和各级生态村占比已超过80%;在经济发展中坚持生态环保优先,每年建设项目环保否决率和重污染项目清退率均在10%以上。

空间管控优化产业布局和生态格局

“惠州的经验表明,环保空间管制是优化产业布局、预防布局性和结构性环境风险的有效措施,也是构建重点生态屏障、保障生态环境安全的重要抓手。”省环保厅相关负责人表示。

近年来,广东通过实施生态严格控制区的空间管制政策,主动引导火电、石化、钢铁等行业企业在环境容量相对充裕、污染物扩散条件较好的区域布局,积极推进电镀、印染、制革等重污染行业入园进区,从源头预防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,优化了全省重大产业布局和生态安全格局。

环保规划日益成为广东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。一方面,广东通过实施更加严格的环境标准和总量控制制度,推动珠三角地区加强区域污染治理,淘汰落后产能,为产业升级腾出更大的环境容量。另一方面,严格落实环保规划对于粤东西北地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要求,从严控制“两高一资”和产能过剩项目,积极推动园区污水处理等环保基础设施的同步建设,有效避免无序开发,也为宝钢湛江钢铁基地、中科炼化、揭阳石化等重大项目的顺利引进和落户创造了坚实的环境基础。